高空作业车市场概况 :
欧美发达国家在建筑、电力、**、园林、交通、物业管理、各类大型工厂、展馆等几乎所有高空作业领域普遍使用高空作业车,因而高空作业车产销量较大。
高空作业车工作地点的选择:
1、 工作场所地面允许的大倾斜角为5°。需要在斜坡上作业是应将车头对准坡**方向停放;
2、 在公路上作业时应使车体与道路边缘距离不小于760mm(支腿伸出长度),并及时打开危险警告信号灯;
3、 作业车不得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区域、腐蚀性的环境工作;
4、 作业车工作的温度范围是-25℃~40℃,不允许在此范围外的温度下工作;
5、 环境相对湿不大于90%(25℃);
6、 光线暗淡或能见度低时禁止工作;
7、 海拔高度不**过1000m;
8、 风力**过6级时,作业车不得工作;
9、 当工作范围内有电线通过时,应当始终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10、 作业车工作室应与悬崖和沟渠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高空作业车(国际上统称为移动式高空作业平台,包括自行式、车载式和蜘蛛式产品)在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起步较早,20 世纪二十年始研制,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高空作业车呈现出产品综合技术水平高,作业高度大,规格品种齐全、结构型式多样、功能丰富等特点,总体上看,发达国家高空作业车行业技术和市场均已比较成熟,典型产品具有高空作业、抢险、救援等功能,作业平台大载荷可达500Kg,大作业高度已达120多米,具有多种安全保护措施,适应在各种场地作业。作为高空作业平台,高空作业车由于其能显著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和安全事故率,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已成为装备制造业中的重要施工设备。
高空作业车结构:
1、液压式底盘: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自行式高空作业升降平台车,采用了机电液一体化、可靠性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成功地研制了一种全液压驱动、自行式底盘,突破了以往国内高空作业升降平台车只能采用汽车或起重机底盘改装设计的限制;
2、底盘结构突破了传统的设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优化上车平台总体布局与载荷分布,减少了重心偏移。采用*特的大角度后仰式铰点结构,合理设置多种配重模块,有效地平衡了工作力矩。采用H型变截面复合箱梁剐性车架和高负荷实心橡胶轮胎,增加了底盘整体刚度,保证了整机行驶、作业过程的稳定性,实现了高空作业升降平台车带载行驶的功能;